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國立東華大學後山自然人社 / 登山社 OB

漫步山林計劃

2011年1月3日

蘇花‧一條背負期待的路





2010.10 梅姬颱風的極端降雨,使得蘇澳發生嚴重的水土災害,

聯繫花蓮與北部唯一的公路系統 - 蘇花台九線也發生開通以來最嚴重的傷亡事件。


在人道考量及花蓮鄉親要求「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的期盼下,

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 - 「蘇花改」在傅崑萁一句「殺人兇手」,

這樣對其他共同關心蘇花未來的人的指控下,

以最快速通過的紀錄,完成了他口中「史上最嚴謹」的環評審查。


試問對於大自然的所有謎題,諸如地質狀況及道路建設對自然棲地造成的切割效應,

延伸到完工後,道路對周遭自然環境造成的開發投資壓力,

豈是短短幾個月的審核調查就能大話說「已充分掌握」?


在未釐清花東發展政策的基礎下,也未搞清楚蘇花改這條安全回家的路可能造成怎樣的災害,

花蓮縣政府及公路總局不試圖提供多種可能安全回家的路讓民眾選擇,

而一味推動公路改善政策(根本就是新建而不是改善,未來還可能強行升級成為高速公路),

造成贊成與反對的對立,撕裂人民情感,這是政府應該做的嗎?

另外,應站在環境保護立場制衡開發壓力的環境保護署,更是嚴重失職。


為什麼只有狹義地緣的花蓮人能夠決定蘇花的未來呢?

在某些花蓮人口中,我們這些外地人是什麼都不懂也沒有資格決定的,

但這幾年有幸能夠親近好山、好水的自然環境,並體驗不同於西部經驗的生活價值觀,

花蓮,在我們心中同樣是充滿著期待的,

雖然花蓮還有很多社會及自然環境問題需要解決,但絕對不只是一條路就能夠改善的,

然而我們若是沒有對蘇花改設立一些限制,有些改變卻是不可逆的,

而我們認識的、記憶中的、嚮往的花蓮樣貌,終將崩解。


(圖片來源:交通部公路總局)

在跟Snow W一起去環保署呼籲審慎評估蘇花改不久後,蘇花改就「有條件通過」了。

在這之前,我試圖從公路總局網站提供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中了解這一個開發案,

其中有許多疑問未被交代解決,也有許多讓我不自覺大喊「怎麼可以這樣」的內容,

然而,真正讓我感到震驚的是附件的工程想像圖,

當漢本海岸未來的圖像呈現在我眼前,才驚覺有些地貌即將因為這個改善(新建)計畫消失了,

就像因為全球暖化造成100個即將消失的地方一樣,

這條飛懸於西太平洋的時空走廊也將因蘇花改而改變了。


我想為這條絕美也曾經深深感動我的臨海道路,留下一些屬於現在的影像紀錄。

就算蘇花改已經進入啟動階段,我們仍可以發揮公民監督的影響力,

要讓政府落實維護自然環境的施工承諾,更要促使社會仔細思考許多政策基礎上的疑問,

釐清後蘇花改時代的東部發展定位,避免全面西部化,

希望未來這些影像能讓大眾不會忘記蘇花曾經有過的美麗...


如果我們的決策錯誤了,又不去思考是否停止時,

就更要付出努力,不要讓執行也一錯再錯。 

* * *                       * * *


2010.11 月底我行走記錄了蘇花南口的立霧溪‧崇德海岸。未來還希望能夠行走:

蘇澳端白米高架段

東澳高架段

南澳武塔、跨南澳溪段

漢本跨和平溪段

和仁段


希望能夠分段寫下這些記錄。


蘇花‧一條背負期待的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