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國立東華大學後山自然人社 / 登山社 OB

漫步山林計劃

2012年6月23日

【生活即景】花東線風光。旅行地圖的空白

雖然在花蓮生活了四年,

不過逐漸發現有太多旅行地圖的空白,

像是南花蓮或是北臺東......


最近幾次回花蓮都在市區、壽豐、太魯閣晃蕩,

卻在坐火車經過鹿野時,

發現小黃山、山里、都蘭山這些台九線彼端,

很少特地繞進去看看的縱谷美景,

還有鸞山的阿利曼森林,有機會我也想走進白榕森林裡探險。



最近幾次經由花東線北上,

都會發現改善工程和電氣化工程如火如荼的展開。


我一直認為搭火車漫遊花東縱谷是最融入這片高山和田野美景的方式,

如果火車班次能透過改善工程和電氣化工程增加,那會是很便利的一件事,

然而我卻不希望鐵路本身成為劃破縱谷風景的突兀存在,

如果說工程的突破或經費的挹注可以做些什麼的話?

我以為就應該盡力解決這些衝突,

或許我們能讓鐵路電氣化,卻不用一根根電纜柱切割縱谷山景?

(至少淡水線捷運就沒有地上電纜?)

或許我們能讓路線的規劃更融入縱谷風景?

(至少不用像鹿野段的稻田景緻完全被高架橋破壞?)


今天到新左營站意外發現花東新車站特展,

原來未來鐵路電氣化後,沿線車站也將一併整建,

幾個大站都像縮小的高鐵車站一樣,富現代設計感,

但難道只有前衛、流線型、幾何的手法才是設計嗎?

我總覺得花東的新車站應該追尋縱谷的歷史脈絡,

以一種喚回在地情感的手法,為舊車站注入新生命與活力。


新車站展現設計美感,舊車站卻是以故事訴說它的美的價值,

花東的風景是需要以在地的特色去突顯的,

花東的故事是需要漫遊轉進小徑去發掘的,

那些旅行地圖的空白,驅動回東部的種種力量。

1 則留言:

Categories